資訊信息
Information工業互聯網駛入快車道,正在賦能千行百業
時間:2021-12-21文章編輯:防爆云
又到年末。
回看2021年工業互聯網的發展,成果頗豐。
2021年是《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(2021-2023年)》的開局之年,這一年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,無論在網絡、平臺、安全、應用上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。
同時,2021年也是“十四五”的開局之年,“十四五”期間是“5G+工業互聯網”發展的關鍵期,中國的工業互聯網也將從探索起步階段進入產業深耕、賦能發展的新階段,這將為制造業帶來質的飛躍。
2021年,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駛入快車道
2021年初《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(2021-2023年)》發布,其中提到:2021-2023年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。
到2023年,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,新模式、新業態大范圍推廣,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。
經過一年的發展,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已取得階段性成果:
一是網絡建設持續提速,5G+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1800個;
二是平臺體系加速完善,全國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平臺超過100家,連接設備總量超過7600萬臺套;
三是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,國家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與31個省級系統全面實現對接;
四是融合創新應用不斷深化,工業互聯網已經延伸至40個國民經濟大類,加速貫通產業鏈和供應鏈上下游。
根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最新發布的《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白皮書(2021年)》顯示:2020年,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達到3.57萬億元,占GDP的比重為3.51%。預計2021年,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,成為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。
截至2021年10月,我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100個,連接的工業設備數量超過7600萬臺(套),工業APP數量超過59萬個。
此外,安全產業規模約為292.9億元,同比增長15.6%;自動化產業規模達2692億元,同比增長4.2%,其中,工業控制與執行領域穩步增長,產業規模為2307億元,在工業互聯自動化產業中占比超過80%。
可以說,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已取得良好開局,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。
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駛入快車道,得益于我國5G技術的高速發展。據工信部最新消息顯示,我國目前已建成5G基站超115萬個,占全球70%以上。
5G+工業互聯網正在賦能千行百業
“工業互聯網”連續四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也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做出了明確部署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是“5G+工業互聯網”發展的關鍵期,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將從探索起步階段進入產業深耕、賦能發展的新階段,這將為制造業帶來質的飛躍。
工信部發布的《“十四五”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》將工業互聯網和“5G+工業互聯網”列入重要的融合基礎設施,其中61次提到“工業互聯網”這個關鍵詞。
規劃提出:“十四五”末,基本建成覆蓋各地區、各行業的高質量工業互聯網網絡,打造一批“5G+工業互聯網”標桿。
當前,5G+工業互聯網正在賦能千行百業。最新統計顯示:5G應用創新案例已超過1萬個,覆蓋22個國民經濟重要行業,工業制造、采礦、港口等垂直行業應用場景加速規模落地,已由最初的生產輔助類業務向設備控制、質量管控等核心業務拓展。
此前,第二批“5G+工業互聯網”十大典型應用場景也已發布,其中包括生產單元模擬、精準動態作業、生產能效管控、工藝合規校驗、生產過程溯源、設備預測維護、廠區智能理貨、全域物流監測、虛擬現場服務、企業協同合作等。五大重點行業實踐包括:石化化工、建材、港口、紡織和家電。
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間,5G和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將著重在四方面發力:
一是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,打通信息“大動脈”。
支持企業運用5G等新型網絡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建設企業內網,支持企業設備上云,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進企業、進園區、進產業集群。
二是拓展融合應用場景,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。
通過抓示范、樹標桿、建園區,遴選一批專業化解決方案提供商,建設一批5G全連接工廠,做優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,打造一批復合型專家人才隊伍,帶動千行百業提質增效升級。
三是加強關鍵技術攻關,夯實發展根基。
大力推行“揭榜掛帥”機制,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,實現工業模組、傳感器、關鍵軟件等領域的快速研發和產業化。加快研制工業數據交互等基礎共性標準,探索建設數據交易平臺,提升數據管理和開發利用水平。
四是深化開放共享,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新生態。
當然,5G+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,雖然已經涌現了很多成功案例和實踐,但它的變革效應、降本增效等其實還沒有完全顯現,預計明年可能會是“5G+工業互聯網”的成長期,到2024年進入大規模成長期。
來源:飛象網 作者:馬秋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