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信息
Information離散制造業對智能制造軟件需求有哪些?
時間:2022-11-07文章編輯:防爆云
智能制造以“軟”服務為主,注重軟件、網絡、大數據等對于工業領域服務方式的顛覆。軟件是實現智能制造的載體,它可以實現包括產品設計、生產規劃、生產工程,直到生產執行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的高效運行,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獲取最高的生產效率。企業需要以數字化技術為基礎,在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工業以太網等技術的強力支持下,集成目前最先進的生產管理系統及生產過程軟件、硬件。
從行業方面闡述對智能制造軟件的需求如下:
以離散制造業來說,離散制造業對谷器智能制造軟件的需求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:
(1)信息感知。離散制造業從產品結構、工藝流程、物料存儲、加工設備方面表現出的離散特性,決定了行業對各種物理離散狀態的感知迫切需求。從銷售、設計、工藝、制造、交付及服務建立完整的泛在感知體系和系統,是構建智能制造的基礎。
(2)優化決策。在建立泛在感知的基礎上,通過PDCA方法論,優化企業的組織和流程,優化企業各級管理決策,實現精益管理,是構建智能制造的管理理念。
(3)實時控制的軟件需求。在建立泛在感知的基礎上,將優化后的決策實時反饋給執行層,從而能夠做到“及時糾偏”,減少過程偏差,避免企業損失,降低過程成本,是構建智能制造的成本理念。
(4)智能生產。生產準備周期長、生產計劃協調性差、在制品管理難度大、質量控制滯后、物料配送、加工設備柔性等諸多生產管理問題,導致生產體系運行效率低、生產成本難以控制,設備浪費嚴重。通過泛在的信息感知、決策優化和實施控制,構建智能生產體系,實現生產體系的柔性化,是構建智能制造的控制理念。
(5)卓越供應。原材料作為離散制造業的依托,其供應商管理、供應鏈管理及協同是企業進行正常生產的基礎保障。通過智能生產體系及系統與供應商或供應鏈管理系統,構建智能制造的敏捷供應鏈,是構建智能制造的供應鏈理念。
(6)網絡協同。離散制造企業的協同特性往往表現得比較突出,這種協同往往表現于制造能力的區域協同或跨區域協同,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協同穿插在生產過程中。工序級的協同很普遍,這是企業為了控制成本,資源優勢互補的產物,通過互聯網,實現主體企業與協作企業網絡協同制造,是構建智能制造的協同理念。
(7)個性化定制。企業面對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基于產品的制造必將被面向訂單的制造所取代,從銷售、設計、工藝、采購、制造及交付等多業務階段都滿足基于個性化定制離散制造模式,是構建智能制造的模式理念。
(8)優化服務。企業對產品售前、售中及售后的安裝調試、維修維護、回收、再制造、客戶關系等活動更加重視,制造企業開始把注意力從實物的制造轉移到制造與服務相結合上來,甚至一些制造企業由“賣產品”轉變為“賣服務”,經濟活動以制造為中心逐漸轉向以服務為中心,即制造業服務化,是構建智能制造的服務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