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信息
Information數字化轉型時代,ERP過時了嗎?
時間:2023-05-09文章編輯:防爆云
疫情以來,在全球經濟發展受挫的大背景下,中國很多企業卻實現了逆勢增長。這不僅要歸功于營商環境與市場因素,更取決于企業自身在技術水平和管理效能上的不斷提升。
1 傳統ERP成為企業信息化重要手段
眾所周知,在企業內部管理過程中,ERP(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,企業資源計劃)作為一種應用最廣泛的信息化手段發揮了重要作用。ERP由美國IT研究機構Gartner公司于1990年提出,發展至今已有30多年。
企業在實施ERP之前,其業務數據都是通過手工記錄、手工處理,不僅效率低,而且容易出錯。ERP體現了現代企業的管理思想與方法,將企業擁有的人力、資金、材料、設備和技術等各種資源進行優化平衡,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企業現有的資源。ERP實現了企業資源數據的共享、業務流程的信息化、工作效率的提升,在企業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。
2 新技術層出不窮,傳統ERP亟待變革
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核心競爭力,成為中國企業在數字時代的必然選擇。近年來,隨著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,新的數字化架構和技術給企業傳統IT帶來了巨大的變革。在工業互聯網、MES、BI等軟件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,ERP的榮光似乎被掩蓋。人們不禁要問,在數字化轉型以及智能制造時代,ERP過時了嗎?
基于云計算技術的ERP,采用互聯網技術,融合了交易、服務、管理與一體,系統部署于云服務器端,用戶可通過PC、平板電腦、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接入互聯網訪問云服務器獲得ERP應用服務。云ERP可以通過云服務模式、低成本、快速部署和即租即用的方式,幫助企業免除硬件投入,并快速搭建企業管理架構。因此,基于云計算服務的ERP將成為未來ERP系統發展的重要趨勢。
3 ERP未來發展趨勢如何?
對ERP系統不滿意的企業用戶比例高達21.1%,而滿意的比例也只有44.8%。
不少觀點認為,ERP將被更多新的技術如數字運營平臺DOP、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商業創新平臺BIP、整體企業業務能力平臺EBC等所取代,從而帶來更多平臺創新。
與此相對應,在企業未來的規劃上是選擇ERP還是數據化轉型的調查發現,47%的企業依然選擇ERP,選擇數字化轉型則為53%。
從誕生之日起,ERP就因為軟件產品涉及面廣,咨詢、實施服務周期長,費用貴等方面一直爭議不斷,ERP成功率高低也一直成為行業矚目的焦點。但是,這不妨礙全球500強企業積極采用ERP,也不妨礙ERP從大型企業用戶逐漸向中小型企業,甚至小微企業延伸,ERP對企業規范流程、提高效率的貢獻也一直為用戶所稱道。
ERP國產化進程加快,民族ERP企業市占率進一步提升。相關研究機構對比2008年和2018年中國ERP市場占有率排名,可以看到用友、浪潮、金蝶等本土ERP廠商相比國外ERP傳統品牌如SAP、甲骨文等實現了反超。
另一個鮮明的特點是高端ERP市場被國際企業壟斷的格局開始出現裂口。目前國內進入全球500強的國有企業的ERP基本上都采用了浪潮、用友等國產產品,因為適應中國企業的管理思想和規模化發展趨勢,國產ERP產品隨著中國企業走向海外,擁有出色的表現。
各種跡象表明,原來由海外巨頭把持的高端ERP市場正不斷被本土ERP廠商滲透,但全面替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。
同樣,傳統ERP增長率降低,市場集中度卻提升。
高端ERP市場將被打破,大型企業ERP茁壯成長
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認為,當前企業數字化轉型在新階段呈現出五大風向:一是數字化轉型,不僅僅是技術問題,是“數字技術+管理創新”雙輪驅動;二是數字化轉型,應堅持問題導向,做有價值的轉型;三是集團企業數字化轉型,共享服務先行;四是環境的不穩定不確定,更需要預測和智能決策;五是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由選應用走向選平臺。
因此推出針對大型企業的數字化平臺,提供強大的PaaS和豐富的SaaS,并基于自身豐富的大型企業服務經驗,已成為中國ERP企業主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“巨大引擎”。
在向云轉移方面,面向大型企業的ERP進展迅速。云ERP的公有云部署和私有化部署一直是市場討論的熱點,面向大型企業的ERP以私有云部署和混合云部署為核心。
云ERP主宰中小型企業市場
在2015年,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就敏銳地發現,傳統ERP的云化加速。管理型 ERP 軟件市場(包括核心財務系統、財務分析和報告、項目財務管理、非生產性物資采購管理系統)正在從傳統部署方式快速向云轉變。
近年來,隨著云服務加速,基于公有云的云ERP為傳統ERP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,也贏得了中小企業ERP市場。
國外ERP巨頭在中國ERP云化浪潮中已喪失先機。而國內廠商積極布局,率先完成了ERP的云化升級,借云計算帶來的系統替換機會,以期實現在中高端ERP市場實現彎道超車。用友、金蝶、浪潮國際的云業務占各自收入比重逐年提高,云業務增速均超過50%,整體進展較為迅速。